一、提交证据过了举证期限会怎样处理
根据《民事诉讼法》规定,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,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;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,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,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、罚款。
在司法实践中,如果是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,人民法院原则上不予采纳;但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的,人民法院应当采纳,并依照前款规定予以训诫、罚款。若是非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,人民法院应当采纳,并对当事人予以训诫。所以,举证应严格遵守期限,避免出现逾期情况,以免影响自身主张的实现。
二、提交证据超举证期限后果是啥
一般情况下,提交证据超举证期限可能产生以下后果:
首先,该证据可能不被法院采纳。法院确定的举证期限具有法定约束力,当事人应在此期限内提交证据。
其次,若因自身重大过失逾期提供证据,且该证据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,法院虽会采纳,但可能会对当事人予以训诫、罚款。
再次,若故意逾期提供证据,除非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,否则法院通常不予采纳。这会导致当事人丧失利用该证据支持自身主张的机会,影响案件的事实认定和最终裁判结果,不利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所以务必重视举证期限,及时提交证据。
三、超举证期限提交证据法院会采纳吗
超举证期限提交证据,法院是否采纳需视具体情况而定。一般情况下,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,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;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,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,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
在民事诉讼中,了解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至关重要。如文中所述,故意或重大过失逾